•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儲能 » 正文

    專題報道:涉及儲能安全、成本與系統解決方案,這些業內人士是怎么看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6-07
     

    中國儲能網訊:為深入貫徹《加強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國能綜通安全〔2022〕37號)等相關政策文件指示精神,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與中國儲能網組織行業專家、溫控、消防、系統集成商和檢測認證企業就電化學儲能電站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廣泛討論,從中查找已知和未知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性提出安全解決方案。“安全沒有僥幸,討論目的就是為了統一全員安全思想認識,落實安全責任、防微杜漸、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為電化學儲能可持續發展創造安全環境,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圖片

    中國儲能網:目前,溫控企業和儲能系統集成商分別推出液冷產品,兩者技術路線是否有所不同,能否滿足儲能電站的安全需求?

    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曾春保:儲能系統集成商推出的液冷產品,不是簡單地系統散熱,是門檻較高的液冷儲能技術路線。它是通過冷卻液對流直接對電芯散熱,其難點也包括如何降低冷卻液的泄露風險,儲能系統集成商結合儲能應用場景的需求,能夠從多維度的設計選型、環境工況、散熱要求及可靠性要求等進行綜合考慮,充分滿足儲能電站的安全需求。

    博格思眾(中國)副總經理陳振豪:就液冷產品而言,溫控企業和儲能系統集成商兩者所走的技術路線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不同廠商應用的基本原理相同,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設計的具體實施形式上,例如能效等級、結構布局、核心部件選型、制冷劑類型、電子電器設計等。

    相比空冷系統,液冷系統在熱傳導、能量密度、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解決空冷系統中電池溫度不均的問題方面有實質性的改善,使得電池模塊在循環壽命和可靠性方面都有極大的提升。

    企業在產品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溫控系統自身的失火風險管理和阻燃性能,不能因自身的問題而危及儲能站安全;二是溫控系統應為儲能電池提供一套性能匹配且穩定可靠的電池冷卻方案,從而確保電池不因溫控失效導致過熱起火以上兩點對于溫控企業和儲能集成商的技術方案來說都是同等要求。除了要求溫控產品要依法依規進行優化設計及可靠制造,還需要根據不同儲能電站的技術特性對應匹配合適的溫控解決方案,適配度是要著重關注的。

    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存軍:溫控企業和儲能系統集成商推出的液冷產品側重點會有所差別。溫控企業更多地是專注液冷主機開發,而儲能系統集成商更多地是從整個儲能系統的溫控情況去考慮,不但包含了液冷主機的功能,也需要結合電池側液冷末端的性能,最終目的是滿足電池溫度良好的一致性。目前有些集成商的液冷解決方案,溫度一致性已經做到了2.5以內,對電池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提升。因為在溫控領域,溫控企業仍然是最專業的解決方案提供者,相信在未來,液冷系統由溫控企業和系統集成商聯合研究開發會是行業的趨勢。

    對于儲能電站的安全需求,保持電池溫度良好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能防范電池“熱失控”,但是單單依靠溫控方案的提升,并不能有效解決潛在的安全風險。每一起儲能電站安全事故的起因都是復雜的,為了保證儲能電站更高的安全性,如何有機的從電池、電池管理、溫控系統、消防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潛在安全風險的規避、防范、及時管控及損失最小化等方案,將會是行業良性發展的一大訴求。

    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國:目前,儲能熱管理方式主要有兩種:風冷和液冷,各有特點。但由于液冷所用的換熱介質防凍液的密度是空氣的1000倍,比熱是空氣的4倍,因此作為熱量載體和風冷相比液冷先天具備載熱量大,換熱效率高的特點,在電池包能量密度越來越高,充放電速度越來越快,環境溫度變化大的場合對于電池熱失控的防范更加有效。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儲能事業部總經理游峰: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液冷產品其實是二者的深度結合,從技術路線上并無大的區別,基本上都是采用液冷機組+管路+液冷箱體的方案。液冷所起到的作用是通過冷媒與電池的熱量交換,實現電池的溫度控制,從而使電池工作在更適合的溫度,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同時,當電池發生熱失控時,可以延緩熱失控的蔓延時間。但無法從根本上阻止熱失控的發生和蔓延。

    杭州祥博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曾茂進:從溫控企業液冷產品的設計、測試或是儲能系統集成商的使用、測試都是以滿足儲能電站的安全需求來作為前置條件。兩者的技術路線是相同的,但產品的意識形態則有所不同。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部長張光青:2021年之前國內儲能系統用的電池模塊主要為強制風冷產品,自比亞迪率先推出符合國內標準的液冷型電池模塊產品,目前陽光電源、遠景、科華、天合儲能等企業也陸續有相應的產品推出;行業里面儲能系統集成商推出液冷產品主要是指采用液冷型電池模塊的儲能系統產品,當然也有企業儲能變流器產品開始采用液冷的制冷方式。液冷的制冷方式與風冷相比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在儲能電站安全方面采用液冷的制冷方式需要額外關注液體危險防護,主要體現在系統內部在正常使用或維護過程中可能出現冷凝現象,相應的部位在設計時就需要考慮更高的污染等級,并且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冷凝水的累積;在正常操作、設備維修、軟管或其它系統部件(如貯液器)不慎松動或脫落的情況下,均不能有液體泄漏到帶電部分上或者對電氣絕緣造成影響。封閉的液體密封系統要安裝過壓安全裝置。

    液冷系統過壓安全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安裝位置盡可能靠近要保護的液體密封系統;安裝位置要容易檢查、保養和維修;使用工具方可調節;注/放液口開在合適的位置并加以標識,以防止釋放物噴向任何人;釋放口開在合適的位置并加以標識,保證裝置啟動時液體不澆濕可能導致危險的零部件;與被保護的零部件之間不能有關閉閥;冷卻裝置應具備自動氣水分離及排氣功能;儲能系統應能夠在線監測并顯示液體冷卻裝置的循環冷卻液體壓力、溫度等參數。

    中國儲能網:消防設施在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建設上發揮哪些作用?

    山東電工時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秦偉:消防設施的有效性可限制儲能系統部分火災類型的擴散,特別是電池熱失控早期的抑制,將事故范圍及程度降到最低。消防系統不同于滅火藥劑的更迭發展,不同預警探測的創新、不同滅火控制邏輯的優化更新,都表明消防設施在電化學儲能電站中越來越受到大家關注。

    青鳥消防副總裁、儲能安全業務線CEO仇智珩:電化學儲能電站區別于常規的建構筑物,在有限的空間內儲存了大量的電池,火災荷載大,火災危險性高,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控后,撲救困難,特別容易形成系統性火災,燒毀整個集裝箱,乃至發生爆炸。針對儲能電站的特殊性,消防系統的設置尤為重要。在消防策略上,應該立足于早期探測、精準探測,早期滅火和精準滅火。

    北京世紀聯保消防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榮:消防設施屬于被動消防,當儲能電站發生火災后,用消防手段對火焰進行抑制、撲救,阻止火勢蔓延,并以此將火災損失及人員傷亡降到最低,這是消防設施的主要作用。

    天津天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彥卿:針對于儲能電池火災的特點,首先可以從源頭抓起、分區防控,將報警和滅火單元下沉至單體儲能模組,可以有效抑制火災級別上升和阻止火災蔓延,可以采用降溫吸熱方式的氣體消防方式。其次,還要考慮滅火劑對電池導電性能的影響,避免擴大對系統正常工作的破壞及傷害。為了確保整體電池系統的安全性,仍然需要在封閉的較大獨立儲能空間內設置終極消防保護設施,這種設施必須要具備快速滅火以及長期吸熱保護的功能,同時還要能夠有效防止電池火災的重復燃燒,避免二次災害和爆炸事故的發生,防止火災蔓延至更高級別。

    國際挪威船級社(DNV)于2019年發布了一項有關鋰電池安全性研究的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壓縮空氣泡沫在撲救鋰電池火災作用,尤其是是主要滅火性能方面(包括滅火能力、長期吸熱率、短期吸熱率)均優于其他滅火方式,且具有優異的抗復燃性能,在鋰電池火災撲救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儲能事業部總經理游峰:消防設施可以對儲能電站的電氣火災和電池火災起到一定的告警、消防作用。多種傳感器相結合,可以對電池的泄露、熱失控起到一定程度的早期預警,比如監測到電池的可燃氣體泄露、電解液泄露等,及時告警;氣體滅火裝置可對電氣火災進行有效滅火,以及在出現電池起火時進行撲救或延緩火災的蔓延;水消防可以在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時進行漫灌式滅火,避免造成更大事故。

    青島中陽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總監張德豐: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儲能裝置雖然具備各種優勢,但是金屬鋰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在汽車領域熱失控現象時有發生,給鋰電池在儲能上的應用埋下了安全隱患。另一方面,EMS和PCS是由大量的電子電器部件和高低壓線束及其連接部件緊密組合在一起,高溫、材料老化等引起的熱失控雖不及鋰電池風險高,但也不能忽視。

    消防作為最后一道被動防御系統,合理地設計、選材、布置和施工直接影響到儲能行業的健康發展。消防系統能對儲能集裝火災進行早期探測早期報警,迅速撲滅著火點,同時隔離火源傳導和輻射,防止燃燒區域擴大造成損失擴大。整個消防系統應配合儲能消防給水要求,預留消防給水滅火接口,讓整個儲能電站組成防消結合的立體系統,以最小的損失體現消防產品的價值。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級工程師萬宇:電化學儲能消防防護的關鍵是及早探測、盡早處置。就目前發生過的儲能火災案例分析來看,儲能火災隱患多來自于電池異常引發的火情,此類火情深入隱患內部,不易被工作人員察覺,因此及早探測到火情信息并準確有效的反饋給消防處置單元就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星日消防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盛彬:建議采用一套完整的、具有針對性的電化學儲能消防系統能夠在儲能電站發生火災初期進行有效撲滅火焰,并長時間抑制火情復燃,并將火災信息上報至總站,為消防員爭取寶貴搶救時間。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部長張光青:消防設施在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中的作用主要是及時探測火災危險信號的發生,保障在火災事故發生后能夠及時的滅火,減少火災危險事故的擴散。當然,這對消防設施的選擇、探測器的類型、布局安裝、控制邏輯、滅火劑的選擇和劑量、設施本身的可靠性、消防設施與儲能系統整體控制的聯動等也都有嚴格的要求。

    中國儲能網:電化學儲能電站主要采取哪些安全預警及防控措施?

    青鳥消防副總裁、儲能安全業務線CEO仇智珩:在精準探測方面,發揮"朱鹮"芯片的底層探測優勢以及感溫/感煙/氣體探測三位一體的跨界、復合型能力,打造出小型化的集約型探測器,前置/內置于電池模組內,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早發現、早行動、早隔離,精準探測到具體的電池模組;在滅火端,采用氣體滅火與高壓細水霧等產品相配套的復合型方案,以防止復燃。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級別(艙級、簇級、pack級),需要不同的儲能消防解決方案。

    國安達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火災防控事業部經理熊孝新:對儲能電池艙、電池簇、電池PACK 箱分級布置探測,對電池運行周期的實時數據進行監測,對電池熱失控的特征數 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判斷,根據電池發生異常的不同階段做出不同級別的探測報警,并做出不同的防控處置。結合電化學儲能電站的建設規模和布置形式,進行多級的火災防控。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部長姜可尚:安全措施方面,電池熱失控極早期特征參數的采集和信號傳輸系統,火災抑制設備,泄壓裝置,主動排風排煙設備,報警設備和火情顯示設備。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級工程師萬宇:在防控措施上,一般都從優化電化學儲能電站的設計為出發點,例如電化學儲能電站的選址、站區的規劃和布置一定距離的防火間距,也包括了電化學儲能系統的電氣、采暖、通風、空氣調節等,最后就是安裝消防設施設備、消防水、消防車道等。

    天津天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彥卿:公司能夠提供電化學儲能電站整套系統解決方案。預警系統采用可燃氣體(可選H2、CO、VOC等)濃度的探測結果作為預警信號,聯動其他控制系統進行動作;報警系統采用煙霧、溫度、可燃氣體三種火災探測器,通過對煙霧、溫度、可燃氣體三種信號的探測進行火災智能探測。采用多傳感器融合判斷等手段來進行判定;自動滅火系統采用“全氟己酮+壓縮空氣泡沫”組合滅火方式,創新應用。

    在PACK級、簇級初期火災采用全氟己酮精準靶向滅火、多次釋放、持續降溫、防止復燃。對于艙級火災采用壓縮空氣泡沫作為艙級滅火的終極防線,整艙充灌、長效降溫、防止復燃、控制火災于單艙內。移動式壓縮空氣泡沫滅火裝置作為應急救援裝置,與電池艙預留充灌口快速連接,機動靈活,性價比高。阻隔抑制式壓縮空氣泡沫噴筑裝置在著火電池艙外壁及頂部噴筑形成泡沫阻隔墻,阻隔艙間火災蔓延。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部長張光青:儲能電站的安全預警措施主要包括電池和電氣設備的電壓、溫度等運行參數異常情況預警、火災危險信號(可燃氣體、煙霧、溫度)預警、電池系統絕緣故障探測及預警、消防系統/傳感器狀態/溫控設備/通訊/水浸等異常情況預警;主要通過儲能系統的BMS、PCS及EMS等進行控制和保護。

    杭州華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文義:儲能安全預警是通過BMS系統、消防探測系統、紅外攝像頭組成。BMS系統是最早可感知電芯指標的,通過監測電芯單體電壓、溫度、SOC、SOH,總電壓、電流,總正、負對機殼絕緣電阻值進行安全預警;消防探測系統感知系統指標、紅外攝像頭感知表面指標,通過七氟丙烷滅火和消防水管道注入方式進行滅火。

    中國儲能網: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設施成本占比多少?

    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以1MW的儲能集裝箱為例,傳統儲能溫控、安全預警、滅火方案的支出占比約1%-4%之間。未來,儲能安全解決方案技術升級到精準探測維度后,支出占比將會提升至5%-8%。據了解,目前國外儲能安全成本占比在4%-6%之間。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儲能事業部總經理游峰:消防裝置的成本與采用的方案有關,七氟丙烷艙級消防系統成本在幾萬元,全氟己酮可做到PACK級,根據方案不同,成本在十幾萬至幾十萬不等。

    中國儲能網:因為什么原因會導致電化學儲能電站發生火災,例如:電解液泄漏處置、電池熱失控等,是否有合適的解決方案?

    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曾春保:儲能電站火災主要在于其電池組高度聚集,當電池過充過放、過熱、機械碰撞等內外部因素影響下,容易引起電池隔膜崩潰和內部短路,從而導致熱失控。

    科華數能S³液冷儲能系統”從主動安全的設計理念出發,采用三級防爆+三級消防+三重絕緣監測與保障,使之具備本體安全、設計安全、結構安全、系統安全、管理安全、消防安全六重安全設計,安全防范無遺漏。

    博格思眾(中國)副總經理陳振豪:從全球儲能電站失火案例來看,熱失控的誘因多來自電芯溫度。如何解決電芯內部到外殼之間的傳熱問題,仍有許多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地方。風冷技術以空氣為冷卻媒介,傳熱方式以對流為主;液冷技術以冷卻液為媒介,傳熱方式以導熱為主。從傳熱的角度看,液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熱失控風險。

    上海樂駕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潘多昭:事實表明,電解液泄漏、過充過放、電芯內短路、絕緣失效、線纜受損,還有一些施工不當等都是引起火災的起因。截止目前,樂駕能源通過人工智能和化學模型耦合算法,在線管理和監控儲能站、換電站有400多個,通過大量數據積累和數據診斷,積累了電池站故障失效的知識圖譜算法,對不同問題進行提前月、周、小時級別的預測和診斷,應用到3S控制和運維管理,成功預測6次電池包自燃,防止了電站燃燒事故,增加成本很低。

    青鳥消防副總裁、儲能安全業務線CEO仇智珩:導致電化學儲能電站發生火災的原因是復雜且多方面的,但較為普遍的還是電池熱失控,青鳥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多層級、多維度的探測方式,例如熱解粒子探測器、植入式的微型感溫探測器、植入式微型氣體探測器,都可以實現非常早期的探測和報警。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儲能事業部總經理游峰:導致火災的原因比較多,常見的一般是電氣火災,由于電氣短路、過流發熱、老化發熱、雷擊等;另外一種就是電池引起的火災,一般情況下是電解液泄露、電池內短路或外短路、電弧擊穿、電池過壓、溫度過高、電流過大、撞擊等。電氣火災一般可通過消防裝置進行撲滅,但由于電池本身具有能量,會持續造成電氣火災的事故蔓延,同時,儲能電站內部電池數量很大,且電池熱失控之后很容易造成周邊電池的連鎖反應,對電池進行持續降溫才能有效控制火災蔓延。

    國安達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火災防控事業部經理熊孝新:如何有效的防控鋰電池熱失控而引發的儲能電站火災,國安達采用復合型探測器探測電池熱失控的溫度、煙霧、可燃氣體、VOC 等特征數據的變化,探測數據與電池 BMS 數據進行結合,綜合判斷電池的運行安全,做到早判斷、早預警早處置,避免由電池熱失控而引發火災。在電池出現熱失控時,采用氣體或液體的滅火劑直接作用熱失控電池,撲滅明火的同時,滅火劑的噴灑需要對熱失控電池有良好的降溫作用,阻斷電池熱失控擴展,防止電池二次復燃。

    天津天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彥卿:電化學儲能電站火災的原因是復雜且多重的,目前從已發生的事故分析統計來看,發生熱失控導致的事故相對更多一些,由于其熱失控發展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所以單純靠溫控制冷方式,是不能完全阻止熱失控的發生,這就需要有必要且有效的消防手段配合溫控設施,聯合對熱失控的電池進行冷卻控制,同時抑制和撲救火災。在綜合對比之下,在局部保護單元,吸熱能力強、易揮發、環保,對電池及電氣設備無損害的滅火劑更適合一些,比如全氟己酮。而在較大的防護空間,需要可以迅速填充空間,隔絕空氣,對整體電池系統進行阻隔降溫保護的方式,綜合對比之下,天霧智能壓縮空氣泡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部長姜可尚:電池系統缺陷、系統保護不完備、運營管理不周以及消防系統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儲能電站火災的主要因素。解決方案要從提升電池本體安全性、加強電化學儲能電站運行維護安全管理、建立可靠的電池火災消防系統著手。

    北京星日消防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盛彬:目前電化學儲能電站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機械濫用、電濫用與熱濫用;鋰離子電池材料其本身就因為極高的能量比,極高的活性具備易燃易爆的基本條件。鋰離子火災主要是由于過充過放,造成單體鋰電池熱失控如果無法及時撲滅,嚴重情況下將導致熱失控,因為儲能電站的多個電池 pack 的組合,大量單體電池的緊密堆積無法快速有效的散熱導致分險擴散到的鋰電pack 直至整個電池簇、站。星日消防自主研發電化學極早期預警系統,從探測著手、持續監測,根據等級劃分為一級預警、二級預警和火警。并配合星日獨有的 pack 級、簇級及整柜的多級自動消防系統來對儲能電站進行有效的監測,及時主動的介入滅火,控制儲能站火災,防止次生災害造成更大的人、物等損失。

    青島中陽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總監張德豐:解決方案包括:電池倉/室消防設計,分為火災探測、分級報警、火災抑制、遠程控制;電氣(控制)室消防設計,針對變配電柜、控制柜、逆變器等電氣設備,采用探火管式滅火裝置,來妥善解決這一難題。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部長張光青:導致電化學儲能電站發生火災的原因很多,如電池制造過程不良導致內短路引起熱失控起火;系統保護設計不當造成過充、過流等導致電池熱失控或設備溫度異常起火;電池老化、一致性差、換熱系統故障等導致系統高溫運行造成熱積累;絕緣設計不良或外部異物(導電粉塵、液體)進入、調試測試運維等操作不當導致短路;外部遇明火、撞擊、雷擊各種意外因素引起火災。

    1)設備選型階段:規范關鍵設備及儲能系統單元選型,盡量選擇通過認證的產品;

    2)電站設計階段:加強對電站設計方案的評審,尤其針對安全設計;

    3)設備采購階段:加強電池、PCS、系統產品生產過程監造;

    4)安裝施工、調試階段:規范安裝施工、調試作業程序、制定相應的應急響應規程,加強人員培訓及現場管理;

    5)運行維護階段:質量運行維護質量管理手冊及程序文件;加強對運行環境、設備運行狀態的管理與維護;開始試運行驗收及定期的安全檢測。

    杭州華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文義:導致儲能電站出現火災,主要包括:高壓繼電器粘連、電芯電解液泄漏、高低壓隔離電氣性能降低、電池內阻增大、電池隔膜擊穿內短路、電芯過充、過放。應加強軟件控制、檢測、保護。

    廣州高瀾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儲能事業部總經理王寶全:液冷本身就是解決電池散熱問題的更優選擇,液冷更有利于電池溫控,隨著充放電倍率的提升液冷是電化學儲能溫度控制的主流解決方案。

    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國:埃泰斯的第四代電池液冷系統已經可以做到液體出口溫差控制在±0.5的范圍,配合儲能系統的設計完全可以使電池包長期處于一個均衡舒適的工作溫度區間,杜絕電池熱失控帶來的安全隱患。

    中國儲能網:推動儲能安全可持續發展,您有哪些建議措施?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陳永翀:需要構建市場應用導向的綠色儲能技術創新體系,針對具體應用場景開發不同的儲能技術,從材料、器件、系統和應用等多個層面協同創新,通過顛覆性技術開發將儲能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提升電化學儲能系統的安全性能至完全可控等級,并需要考慮環境負荷和資源再生的全產業鏈設計與應用。

    未來還需要加強建立市場應用導向的綠色儲能技術研發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以良好的市場化環境,針對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易回收等方面的“卡脖子”問題,積極促進儲能技術創新,降低儲能應用成本,推動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助力全球能源清潔轉型。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綜合能源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周奎:儲能電站的安全防控貫穿于電池制造、電站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和事故應急處理等的全生命周期的多個關鍵環節。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電池運行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建立儲能系統在線狀態評估與主動安全預警,并優化儲能電站運維策略,對于降低儲能電站安全事故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松林:針對儲能系統安全性問題,一是開展安全性能測試方法標準研究;二是有害氣體評價研究;三是安全性能分級及綜合評價標準研究。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儲能的安全性,無論是本體安全、主動安全、還是被動防御措施等,需要從電池材料、防火材料、電芯、模組、系統集成以及設計院、電網公司、消防部門等不同機構合力對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進行聯合研究攻關,實現真正的創新突破,為大規模儲能產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部長張光青:業主在設備選型采購階段應要求參與投標儲能產品通過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認證;加強電池、PCS、系統產品生產過程監造;開展儲能系統試運行驗收測試;開展儲能并網驗收及消防驗收,確保滿足并網標準及消防安全要求;定期開展運維質量評價,確保電站運行質量。

    青鳥消防副總裁、儲能安全業務線CEO仇智珩:通過合作研究、聯合測試、建立聯合實驗室等多種方式,圍繞鋰電池火災形成機制及其早期失控規律特征,從探測機理、預警分析及抑制處置進行深入研究,結合青鳥在自身芯片級探測技術、傳感器件、控制系統及抑制材料等方面的創新技術,共同提升儲能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北京世紀聯保消防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榮:目前在用的儲能消防設施滅火系統的儲存形式有貯壓式、備壓式和泵組式。消防設施存在啟動風險和維護風險,建議驅動滅火劑噴出的閥門或泵組,采取多閥多泵聯動,備份設計;選用非貯壓、非備壓、非泵組式的免維護消防設施。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級工程師萬宇:制定嚴格的產品技術標準。繼續加大對電池安全事故發生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天交所等單位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強動力電池安全技術研發,支持有條件的單位開展全尺寸實驗。建立國家級儲能電站數據監管,對預警與報警的儲能電站安全問題,進行匯總分析,指導行業健康發展。

     

    作者:博樂                 來源:中國儲能網

     

     

     
    關于我們: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縮寫:CIAPS) 是由電池行業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協會成立于1989年12月,現有530多家會員單位,下設堿性蓄電池與新型化學電源分會、酸性蓄電池分會、鋰電池分會、太陽能光伏分會、干電池工作委員會、電源配件分會、移動電源分會、儲能應用分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和電池隔膜分會等十個分支機構。
    本會專業范圍包括:鉛酸蓄電池、鎘鎳蓄電池、氫鎳蓄電池、鋅錳堿錳電池、鋰一次電池、鋰離子電池、太陽電池、燃料電池、鋅銀電池、熱電池、超級電容器、溫差發電器及其他各種新型電池、電池系統解決方案,以及各類電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產設備、測試儀器和電池管理系統等。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資訊瀏覽
     
    網站首頁
     
    欧美一级黄片在线播放